咱就说最近电影圈这事儿吧,真是比武侠小说还跌宕起伏。 就前天晚上,电影频道播了肖战那部《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》,结果刚开播半小时,收视率直接飙到2.4%,六公主立马发了张“战报”海报,评论区全在刷“居然这么能打”。 可谁能想到,半年前这电影在春节档上映的时候,可是被全网嘲成“烂片”啊!
同一部电影,换个平台咋就口碑两极反转了?
我今天非得掰扯掰扯这里头的门道。
先扯回春节档那会儿。 这片子预售票房明明破了3亿,结果首日排片只给17.4%,后面还一天比一天少。 有观众吐槽,好不容易找到一场,还全是早场或半夜的“阴间时段”。 更绝的是,当时豆瓣开局才5.3分,一堆人没看电影就刷一星,说什么“特效五毛”“演技尴尬”,结果后来流媒体上线后,同一条评论底下居然有人回:“你确定咱看的是同一部电影? ” 这操作眼熟不? 像极了当年《百鸟朝凤》导演下跪求排片的憋屈场面。
展开剩余64%其实排片这玩意儿水太深了。 我认识个院线经理,他说排片根本不是看电影质量,而是看预售数据和资本博弈。 比如有的片方自己旗下有影院,肯定优先排自家片子;还有的砸钱搞9.9元票补,逼着院线给排片指标。 你说《射雕》这种武侠片,既没自家院线撑腰,又不像喜剧合家欢,在春节档简直就是“后娘养的”。 但话说回来,当年《红海行动》开局排片也不高,后来靠口碑硬是逆袭了,可《射雕》连逆袭的机会都没,排片被压,好评刚冒头就被差评淹了,这死循环简直无解!
不过最魔幻的还是线上播出后的反转。
流媒体平台热度值冲到9500,弹幕里居然有人逐帧分析肖战的表情和武打动作,还有武术指导亲自点赞空中转身镜头。
更逗的是,之前骂得最凶的几个博主悄悄删了差评,改口夸“徐克还是你大爷”。 为啥电视端能赢回口碑? 首先啊,遥控器在观众手里,资本可没法逼你换台! 其次,武侠片本来就更适合电视,你看徐克以前的老片《笑傲江湖》,现在重播照样有人守着看。 电影院要拼特效、拼视听冲击,但电视上大家更看重故事和人物,而《射雕》偏偏把郭靖的成长线拍得特细腻,连华筝的戏份都被夸“史上最佳”。
当然也有人杠:肖战流量明星的身份招黑呗! 但数据骗不了人,线上播放时,普通观众占比超过70%,很多人压根不是粉丝,纯粹冲金庸IP去的。 而且电视收视群体以家庭为主,中老年观众才不管粉圈争斗,他们只觉得“这版郭靖憨得挺真实”。 倒是院线那会儿,黑粉和水军混战,把路人全吓跑了。
现在想想,法国为啥规定一部电影排片不能超过三分之一? 就是怕垄断挤压多样性。 咱国内院线倒好,全围着短期利润转,结果《射雕》这种片子差点成牺牲品。 不过话说回来,电视收视爆了又能咋样? 制作方又分不到票房,最多赚个版权费。
这波逆袭到底打了谁的脸?
是资本? 是院线? 还是那些跟风骂的键盘侠?
有人觉得电视收视率证明《射雕》是部好片子,也该给院线排片不公的现状敲响警钟;可也有人说,电视免费看和影院付费体验根本不是一码事,收视高不代表电影真能打。
你觉得呢?秋季图文激励计划
发布于:江西省联富配资-配资网址-配资开户平台-炒股咋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